老年建筑设计规范(老年建筑设计规范2020)


2024-09-18

《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和《养老设施建筑设计规范》里对电梯的设置要求...

1、GB 50340-2016《 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规范》,2017年7月1日实施。第5.4.1条二层及以上老年人居住建筑应配置可容纳担架的电梯。

2、《养老设施建筑设计规范》二层及二层以上楼层设有老年人生活用房、医疗保健用房、公共活动用房的养老设施应设置无障碍电梯,并至少有一台为医疗电梯。一般情况下,就一台医疗电梯就ok了。

3、二层及以上楼层设有老年人的生活用房、医疗保健用房、公共活动用房的养老设施应设无障碍电梯,且至少1台为医用电梯。养老设施建筑的地面应采用不易碎裂、耐磨、防滑、平整的材料。养老设施建筑应进行色彩与标识设计,且色彩柔和温暖,标识应字体醒目、图案清晰。

4、主要规定了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时需要遵照执行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着重提出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室内设计技术措施,包括:用房配置和面积标准;建筑物的出入口、走廊、公用楼梯、电梯、户门、门厅、户内过道、卫生间、厨房、起居室、卧室、阳台等各种空间的设计要求。

5、铁路部门要为列车配备无障碍车厢和座位,对有特殊需要的老年人订票和选座位提供便利服务。

6、新建、扩建、改建特教学校、福利企业、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养老机构、老年人服务设施应实现无障碍化,符合《城市规范》、《特殊教育学校建筑设计规范》、《老年人规范》、《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无障碍标准》等技术要求。 对建成的特教学校、福利企业、养老机构、老年人服务设施进行无障碍改造,改造率80%。

求新规:《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规范》GB50340-2016坐等着急啊,要哭了...

.1.1 老年人居住建筑项目的选址应符合当地老年人口增长趋势,住房及养老服务体系发展规划的需要,科学、经济、合理地选择基地,并充分地加以利用。4.1.2 老年人居住建筑基地宜位于交通方便、基础设施完善、临近医疗等相关服务设施和公共绿地的地段。

GB 50340-2016《 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规范》,2017年7月1日实施。第5.4.1条二层及以上老年人居住建筑应配置可容纳担架的电梯。

【答案】:B B项,《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40—2003)第4条规定,出入口的门宜采用自动门或推拉门;设置平开门时,应设闭门器,不应采用旋转门。

现批准《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 50340-2003,自2003年9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现批准《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设计标准》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450-2018,自2018年10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5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国家标准《养老设施建筑设计规范》GB50867-2013和《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规范》GB50340-2016同时废止。

适老化标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适老化标准内容: 建筑设计:建筑物应考虑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包括无障碍通道、扶手、轮椅坡道、室内外安全设施等,以便老年人能够方便、安全地进出建筑及进行日常活动。 公共交通:公共交通工具应该设有老年专座、扶手、无障碍进出设施等,以提升老年人使用公共交通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医院适老化改造的标准主要涵盖以下几个关键方面: 建筑与设施的无障碍设计:医院需采取无障碍设计原则,确保老年患者能够便捷地使用出入口、通道及各类设施。这包括设置无障碍通道、安装扶手和坡道,以及提供轮椅、拐杖和助行器等辅助设备,保障老年患者的安全与便捷。

医院适老化改造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建筑和设施的无障碍设计:医院应该采取无障碍设计,为老年人提供便捷的出入口、通道和设施。包括设置无障碍通道,安装扶手和坡道,提供轮椅、拐杖和助行器等辅助设施,以保证老年患者的安全和便利。

住院病房适老化改造的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安全性改造:需要确保病房内的地面、墙面和天花板等材料坚固耐用,避免老年人发生意外伤害。同时,安装防滑地板和扶手,减少老年人滑倒和摔倒的风险。还应考虑布局合理,保证病人与设备之间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并避免出现绊倒的障碍。

可选类项目是根据老年人家庭意愿,供自主付费购买的适老化改造项目和老年用品。各地要立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城乡发展实际,按照自愿、安全、便利、经济的思路,进一步摸清政府支持保障的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改造需求,细化年度目标任务和时间安排,并研究丰富本地区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项目内容。

具体来说,该标准分为门、窗、厨卫、隔断四类,对于进行适老化改造的家庭,可申请不同额度的补贴。